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献血从来不是孤独的前行,而是无数善意汇聚的同行旅程。在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有这样一对同行者——被称为“热血夫妻”的倪远健和胡玲。他们累计献血次数都超过百次,丈夫倪远健累计献血156次,妻子胡玲累计献血148次。他们是执手相依的伴侣,更是热血相融的战友,他们以热血相约,并肩行走在守护生命的奉献之路上。
回忆起与无偿献血的结缘,倪远健感慨道:“生活中那些时不时出现的献血宣传标语,让我在不经意间萌生了献血的念头。第一次献血前,我在心里无数次暗下决心,也无数次在脑海里演练献血的场景。只因工作繁忙,曾好几次与献血车擦肩而过,这份心意被搁置了许久。直到2005年,我开货车停靠休息时,无意间又瞥见了路边的献血车,藏在心底的念头终于有了回响。我当即迈步上车,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献血。”从那以后,无偿献血便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定期参与无偿献血,这一坚持便是二十年。其间,他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无数荣誉见证着他的热血奉献,但在他眼中,这些从来不是值得炫耀的成就,只是一件坚持做了许久的平凡小事。
点开倪远健的微信头像,映入眼帘的封面图上是一颗由五彩斑斓的色彩交织汇聚而成的爱心,配上“献血点亮生命之光”的字样,将他的热血初心具象成了眼前的温暖图景,悄然影响着身边的家人与朋友。生活中,倪远健总以自身的献血经历向亲友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在他的带动下,家人朋友纷纷加入献血队伍。2010年,妻子胡玲完成了人生首次献血,夫妻俩就此开启了并肩同行的热血之旅。“为了保证每次都能献血成功,我们特别注重身体健康,在生活中相互提醒,有意识地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献血对自身没有坏处,又能帮助到人,这么有意义的事,何乐而不为?”倪远健的话语朴实却坚定。
从初次挽袖到百次坚守,从一人独行到夫妻同行。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一次次挽袖中,将平凡日子过出了滚烫的意义。夫妻俩还悄悄约定:往后的日子,既要一起以热血传递温暖,也要共同守护彼此的健康。让每一次并肩挽袖的瞬间,都成为相守与奉献的双重见证。
百次献血者,献的是什么?
人体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组成,每一种成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随着医学科学和输血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从血液中分离出浓度和纯度较高的血液成分制剂,然后根据病人的需要,以“缺啥补啥”的原则,选择性地输注某一成分,从而提高病人治疗效果,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输血安全性的同时也节约了血液资源。无偿献血队伍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成分血捐献者。
成分献血是借助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某一血液成分、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因此又称作成分单采。血液顺着无菌的一次性密闭管路循环和分离,管路与外界不相通,不会造成交叉污染。目前国内以捐献单采血小板最为普遍。在临床上,血小板主要用于救治大量出血者的抢救、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进行骨髓移植的血液病患者以及因放化疗而引起骨髓抑制的癌症患者,其中有很多患者需要依靠不间断地输注血小板来维持生命。
对于单采血小板的献血量及献血间隔国家也有明确规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每次可献1个至2个治疗单位,或者1个治疗单位及不超过200毫升血浆,全年血小板和血浆采集总量不超过10L;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
我们常说的百次献血者都是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所以,献血百次,是真的!——内容来源于网络




